七十五载风雨兼程,七十五年春华秋实。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在学校建校75周年到来之际,理学院于王大珩铜像广场举行“珩星薪火,向阳新生”庆祝建校75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理学院领导班子、学生工作办公室全体辅导员、优秀学生代表及2025级新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2025级新生辅导员孙桐主持。

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新生代表向王大珩铜像敬献花篮,表达对先辈的崇高敬意。

理学院党委书记宋广军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2025级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结合我校建校75周年的光荣历史,回顾了学校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的峥嵘历程。他指出,75年来,学校始终秉承科学报国的优良传统,以“忠诚祖国、献身科学、淡泊名利、寻优勇进”的大珩精神为核心,为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大量人才。他对全体理学人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新征程上,要以大珩精神为指引,主动面向未来,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二是新征程上,要以大珩精神为支撑,立大志成大才,勇担时代发展使命;三是新征程上,要以大珩精神为坐标,胸怀“国之大者”,做有理想、敢担当的时代新人。


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2023级硕士研究生赵雨萌,优秀学生代表、2022级本科生于翔宇,2025级本科生新生代表张柄泽分别发言,共同呈现了一场跨越年级的青春对话。赵雨萌结合科研实践与党组织培养经历,鼓励新生树立学术报国志向,在求真问学中实现价值跃升;于翔宇以“探索、坚持、担当”为主线,分享其入学三年来从迷茫到笃行的成长历程,呼吁学弟学妹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张柄泽则代表新生立下青春誓言,表示将传承大珩精神,以知行合一的实干姿态开启大学新篇。三位学子虽处不同阶段,却共同展现了理工人薪火相传的使命担当与向阳新生的精神风貌,他们的发言层层递进、交相辉映,赢得了全场师生的深刻共鸣与热烈掌声。



理学院院长毕卉向新生代表赠送《王大珩传》,鼓励同学们深入学习王大珩老校长科学报国的感人事迹。随后,副院长孟桂芝、吴丰民共同为大珩宣讲团、大珩读书社、大珩话剧社、大珩志愿服务队四支团队授旗。旗帜飘扬,使命在肩,各团队代表郑重接旗,标志着理学院文化传承与实践育人工作迈向新阶段。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冰勉励同学们要以旗为号、以行为言,真正将“大珩精神”讲出来、读进去、演生动、做扎实,成为学院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和传播者。





在张柄泽同学的带领下,全体2025级新生庄严举起右拳,以青春之名许下郑重誓言。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回荡在王大珩铜像广场上空,每一句誓词都凝聚着理工人代代相传的精神基因,展现了新生们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


本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本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校史教育与精神洗礼,更是一堂鲜活的“大思政课”。它激励着2025级全体新生以王大珩先生为榜样,传承理工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以昂扬斗志投身新的学习生涯。新一代理学青年必将不忘今日誓言,脚踏实地、勇攀高峰,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绽放青春光彩,为学校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