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9日,在理学院311会议室进行了理学院自制仪器设备项目验收答辩。参加答辩的有理学院院长宋清昆教授、副院长张辉教授、副院长张颖副教授、陈春天教授、物理教学与实验中心主任杨志韬副教授、同时还邀请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黄海教授、韩剑辉研究员作为此次答辩的专家。
理学院12项自制仪器设备项目负责人依次对项目进行汇报答辩,答辩会由答辩人汇报、仪器现场演示和评委提问三个环节组成。会上各位专家本着通过自制仪器设备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及掌握物理原理、降低成本、提高性能、提升学生研究能力等原则对各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答辩专家对每个项目也都给出了具体意见及建议。对于“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实验装置制备”项目,专家认为,采用电解质液体替代原有实验中的导电玻璃,不仅可以解决导电玻璃易损耗、成本高的缺点,又能够灵活更换电极产生不同的静电场,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深入地理解静电场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专家提出此仪器实用价值较高,后续可使用步进电机进行精确定位移动;对于“偏振现象实验仪”项目,该项目充分利用原有的分光计平台,设计加工组件,可实现有关光的偏振所涉及的起偏、检偏、马吕斯定律及布儒斯特角等实验,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光的偏振现象及规律,对理论教学起到了必要的实验补充,填补了目前该部分知识点的实验空白。专家建议,可在此基础上通过加装显示装置使其进一步完善;对于“光学测量综合实验系统”项目,专家对该项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该项目装置技术含量高,能培养学生的主动设计及动手搭建光路的能力,涵盖了光学类大部分实验内容,既能满足专业本科的实验教学,又能服务于创新创业等各类竞赛,并且通过进一步完善有望实现产品化。专家对每一个项目都认真讨论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例如,对于“李萨如图形演示装置”项目,专家提出该装置很有创意,后续可增加学生编程内容并增大频率范围;对于“新型杨氏模量测量仪的研制”项目,专家认为,此仪器能够有效辅助学生进行观测,后续可对限位器位置进行调整;对于“分光计光学现象可视化设备”项目,专家提出,此设备可作为原有实验的辅助观测手段,既能保证学生原有的动手能力训练,同时又能使学生更加直观观测到实验效果;对于“自组显微镜与望远镜”项目,专家认为,此项目通过学生自我设计,自己组装透镜,实现对几何光学的成像原理及规律的掌握,后续可对仪器材质进行改进;对于“惠更斯钟摆同步实验系统”项目,专家认为惠更斯摆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揭示内在的物理问题,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实验。答辩会上,在对各个项目提出宝贵建议的同时,专家还对学院的组织工作及答辩教师的参与热情给予了充分肯定。
此次理学院自制仪器设备项目自2021年10月开始,通过对教师的动员、培训、调研及申请等过程,于2021年底经专家评审立项。自项目实施以来,历经新冠疫情,对项目的进行造成了一定影响,但老师们克服各种困难,认真开展项目的研制工作,使得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较高的完成度。此次自制仪器设备项目在学院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下得以圆满完成,为我院教师在此类项目的申报工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增进了与其他院、系、专业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此次项目,我院教师参与教改及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业务能力也取得长足进步,并且对拓展大学物理公共实验项目的数量、提升质量,加强大学物理公共实验项目的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对工科学生的分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答辩组专家
部分成果及教师自制设备演示现场